首先,国内应该注意政策调节要尽量平稳,不要用力过猛。
20世纪末,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形成,美国霸权一度缺乏有效的国际制约力量,而使其推进单极霸权与单边主义的行为变得肆意妄为,让世界多地陷入混乱与失序,与此同时,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及多国的反恐战争和大中东民主改造计划,反向造成对自身发展的牵制,加速国力衰落,客观上为中国集中精力搞建设、谋发展营造了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习近平谈治国理论》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2页)机遇永远属于勇敢者、智慧者、奋斗者。
只有不断保持这种战略进取心,始终居安思危,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充分估计前进道路中的挑战与困难,牢牢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的主动权,战略机遇期必定能够继续转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实现的现实力量。针对普遍担心如美国遏制中国的压力加大全球安全环境趋于复杂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对华科技封锁等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中国没有陷入新冷战陷阱,没有恶化周边与多边的和平发展环境,没有随西方遏华势力而起舞,相反,中央决策层因时应势,2021年,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开局之年,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劈波斩浪,推动开放合作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全力促团结助力走出疫情阴霾,在复杂博弈中彰显从容自信,在百年变局中开创外交新局(郝薇薇、赵卓昀、刘健:把握时代大势力促世界共赢:2021年中国元首外交述评,新华社,2022年1月2日)。只有与历史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2021年,中国GDP已跃升至美国的74%左右、欧元区的114%,稳居世界第二位。(张松:2020年,世界将开启‘亚洲世纪,《文汇报》2019年4月8日)据估计,2025年,印度经济总量将有望超过德国,全球经济前四强,亚洲国家占三席,欧洲国家自有GDP算法以来首次全部跌出四强。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只要坚持党的坚强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保持民众同心同德,敢于善于斗争,继续向强者优者学习长处,那么,任何风险挑战都不能中断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延长。这是增强国有经济活力的重要举措。
对国有资产实行以管资本为主的制度,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这一转变,国有资本功能不仅不会弱化,而且会放大和强化。一些行业性大型集团公司,可考虑赋予其国有资本投资经营权,鼓励其发展成为国际化集团公司。
经验证明,有些企业搞不好,往往是由于企业被内部利益集团控制,不顾投资者利益。这是总结国内外企业的成功经验提出来的,是对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突破。
《决定》指出的改革方向,是国有经济发展壮大的根本方向,也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企业效率的根本方向。这是国有资本作为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物质基础的体现,有利于动员全体人民支持国有经济发展。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直接管资产,不仅不易管好,而且可能会架空企业经营自主权,降低企业市场应变能力。美国管道总长度有50万公里,我国仅有5.5万公里。对自然垄断行业,如铁路、电网、基础电信、管道等基础设施,应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从管资产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有利于优化国有资本配置,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企改革进入快速推进阶段。管道运输在我国仍是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
如针对养老院、幼儿园、停车场、医院、职业教育等供不应求,工业脱硫、脱硝、除尘以及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能力等严重不足,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均应加大投资力度,同时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以改善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需求。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 《决定》指出: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决定》提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不干预企业经营活动,让企业拥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是办好企业的前提。应按照保护环境的要求,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电信基础服务已有几家公司开展有限竞争,增值业务已放开经营,应进一步完善竞争体制,鼓励充分竞争。加快建立共享性公共产品市场价值补偿机制,鼓励企业为提供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作贡献。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形成多元制衡机制,有效避免企业被内部人控制,使股东获得最大投资收益。
三是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通过对各个行业的各类企业退股、参股或控股,放大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壮大国有资本。核心层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十几个人。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 《决定》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对于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应取消包括贷款在内的一切优惠,使之与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优胜劣汰,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
我们现在正处于赶超时期,处于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时期,应该把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放在结构调整优化上,一味照抄照搬发达国家的总量调控为主的政策,只会延误我们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计划、财税和金融这三大杠杆要密切配合,围绕发展方式转变形成一个强大合力。
第四,结构性调整的政策要从选择性的调整政策转向功能性的调整政策。所以,要从选择性的结构调整政策向功能性的结构调整政策转变。现阶段,特别是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着力点应由总量调控为主向结构调控为主转变,这样就能够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实现稳增长。所以,发展方式转变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一个宏观经济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过程。
比如,目前实施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降低污染物排放是重要目标,所有能够实现这个功能的投资都应当享受国家优惠政策,不管是从事哪个行业,即使是传统的能源行业,如果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同样应当得到政策支持。第一,当前价格稳定为实现宏观调控从总量调控为主向结构调整为主转变提供了外部环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指出,现阶段宏观调控的重点要从总量调控为主转向结构调整为主,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实现稳增长。怎么解决罗奇先生担忧的这个问题?这恰恰是今年的宏观调控需要改进的重点,也就是宏观调控要从总量调控为主转向结构调整为主,这样宏观调控的措施就能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在结构调整中实现稳增长,而不是单纯靠放松银根、扩大需求来实现经济增长。
实现这三大转变,必须有宏观政策的引导,运用各方面的经济杠杆来引导资金投向。所谓选择性结构调整政策,就是挑选几个产业,给予一定优惠政策,支持其发展。
第三,实行以结构调整为主的宏观调控,需要计划、财税、金融这三大调控杠杆形成合力。2014-03-06 进入 郑新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宏观调控 结构调整 。2013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了稳中求进的经济发展总基调,而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长远发展目标是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主线。这样的政策应当越来越少,要更多地发挥功能性结构调整政策的作用。
我们不仅要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继续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大体平衡,而且更要运用各种调控杠杆,把调控的着力点放在引导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上来。在宏观调控转向结构调整为主的时候,要更多地发挥财税杠杆的作用,因为金融杠杆主要是管总量的,财税杠杆主要是管结构的。
罗奇先生长期跟踪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常有真知灼见。三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创新带动产业优化升级,改变过去主要靠增加物质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局面。
通过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质量的提高来实现稳增长,而不是回到过去通过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来实现高增长的老路上去。实行以结构调整为主的宏观调控,需要计划、财税、金融这三大调控杠杆形成合力。